close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蔣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底對歐洲的訪問,仍是中國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
  日前,中國中央電視臺在黃金時段推出習近平訪問歐洲特別節目——《一橋飛架中歐》,以紀錄片的方式展現習近平為期11天的歐洲之行,贊揚此訪開闢了“亞洲大陸橋上全新的里程碑”。隨後,商業網站推出“習近平訪歐與彭麗媛輓手漫畫形象”,以生動的漫畫形式闡釋習近平歐洲行所取得的成果。同時據官方消息,收錄習近平此訪5篇演講和講話並附4篇署名文章的書籍,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分析指出,習近平為期11天的訪歐之行是“一次自信的微笑訪問”,習近平發表的演講成為解析中國外交風格的兩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可在漫畫家畫出的中國雄獅漫步圖中找到。一幅廣為流傳的漫畫中,自信漫步的“中國雄獅”形象即來源於習近平訪法演講時提出的“醒獅”論。
  3月27日,習近平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演講時引用拿破侖名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他進一步解釋道:“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習近平描繪的“愛好和平、文明可親”的中國“醒獅”形象贏得國際社會的喝彩。有媒體撰文稱,中國元首的這一說法,正是對兩個世紀前拿破侖說辭的“世紀回應”。
  之後,在德國柏林科爾伯基金會演講時,他引用歌德名篇《浮士德》,指出中國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強調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只有和平發展道路可以走得通”。當地媒體評論認為,中國領導人回應了所謂“中國威脅論”的擔憂。
  這些展示中國追求和平的清新表述,成為各國媒體反覆提及的例子,也成為解碼習近平歐洲演講的第一把鑰匙:用國際社會熟悉的語言闡述中國的和平形象。
  第二把鑰匙,可在演講中“信手拈來”的故事與名言中找到。在法國,習近平談到抗日戰爭時冒著生命危險開闢自行車“駝峰航線”的法國醫生貝熙葉,談到汶川大地震中守護中國小女孩的法國軍醫烏埃爾。在德國,他懷念南京大屠殺“拉貝日記”的主角拉貝,還提及新世紀初來到山東棗莊無私授藝和助學的德國葡萄專家諾博和漢斯……
  在感人的故事之外,習近平還引用大量名言。如他講到古瑪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中亞古城撒馬爾罕、絲綢之路和《馬可·波羅游記》,說明“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他談讀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歌德、席勒、海涅等的文學巨著和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的哲學辯論,稱“增加了對人類生活中悲歡離合的感觸”,“加深了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他用德國前總理勃蘭特的名言“誰忘記歷史,誰就會在靈魂上生病”來詮釋和平發展道路,用“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來強調中國夢與法國夢、歐洲夢的交融匯流。
  這些動人心弦的故事和旁徵博引的名言,成為解碼習近平歐洲演講的第二把鑰匙:用故事和名言闡釋中外關係,架起一座座“友誼和合作之橋”。
  習近平訪歐演講中的這兩把鑰匙,正如評論人士所言,將進一步打開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大門,向世界傳遞中國外交的真誠與自信。(完)  (原標題:解碼習近平訪歐演講:中國外交的兩把鑰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b80wbth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